Week 27: Winter Light倫敦燈光節/玻利維亞節日/倫敦博物館/Selfridges

日期區間:20180122-20180128
本週的每週一字:Pigeon hole,這邊當作老師的系辦信箱,你可以放要還給老師的essay或回執表單等等。
本週的新菜色:牛排、炒蝦與煎魚/供餐:改變人生起司蛋糕、鮭魚排。
本週的主題:Winter LightChai Ki印度餐廳、玻利維亞節慶Alasitas Festival)、倫敦博物館、Selfridges百貨公司、Kentish漁市場。

===================================================

這禮拜去Science Museum上課,順便看了一下跟我們展覽專案主題相關的展覽。看完之後這週就開始初步討論展覽專案的名稱、標題,大家一起Brainstorming。
全班24個人,每個人輪流講想法,花費超多時間,不過還是無法得出結論,但就還算是個起步吧。

後來在宿舍跟室友閒聊,印尼室友是設計燈光的,她就說:我的課啊,花了5小時教我們學會怎麼設計開燈,累爆了。
我說:為什麼要設計這麼久,你就去ikea買燈,5分鐘就好了。
英國室友聽到就在旁邊說,對,然後你就在你的論文上面寫,「去ikea買燈」。

我覺得超好笑的哈哈哈哈哈。

 

這週最大的貢獻,就是把上學期留下的最後一份作業交出去了(他們deadline都橫跨到下個學期)。
寫完的瞬間超厭世。

我覺得主要是因為這次老師開的命題實在太天馬行空,根本找不到文獻。
班上同學選其他題目的也是一片慘,都找不到參考文獻。
就大家都很慘。

論點超薄,本來寫了五個源起,五個解決方法。
後來解決方法超薄,用三個混寫就混過去,簡直就是一篇垃圾。
其實如果我認真起來,應該是要把其實我論點很薄的地方再找文獻,
然後再讀它,然後再把它消化過之後寫進去。
但我內心就很抗拒不想做這件事情,很想把論文放在桃太郎的桃子裡飄走。

其實我四天就寫完了2500字的draft1,包含找文獻、讀文獻加寫進論文裡。
然後花了2天修draft2,把不順的句子、邏輯不通的地方、文句有問題的地方再全部順過。
理想上draft3就是要整理參考文獻格式、做格式潤稿等等。

通常這樣的流程都蠻順的。

但我就覺得,我這次修draft2就修得非常痛苦,
還遺棄了一大堆的論點跟一個全都寫好文法無誤的篇章。

我覺得做研究,就是讀很多文獻,然後把它寫成自己的句子。
然後把它放到你自己研究的架構裡。
然後你就去發問卷訪談還是做實驗之類的,然後做完就把他跟文獻對一對寫個結論。
就畢業了。

所有的essay其實都是在逼我們做文獻回顧,然後選個展覽或案例就是我們的小研究。
然後寫結論跟論點就是研究過程。

研究不是堆人家的東西,是要拿人家的東西來佐證你的立論。
與大師對話。

但是看這些大師的文獻、消化他們然後改寫第二語言的過程真的很想吐。
所以要找對文獻、消化對文獻。
然後正式論文的邏輯也不能這樣急就章的混過去了= =,你就是要沒辦法的硬碰硬。

但還好上學期的報告就到這裡,這學期開始都是團體作業跟報告,
下次遇到這種腦洞大開的消化文獻流程就是論文了,我的腦袋可以好好休息兩個月。

最後是我覺得,如果是中文,我絕對兩天就寫完作業,然後還可以剩下時間到處打卡到處玩。
但因為英文,看文獻打七折、消化文獻打七折,寫成句子再打七折,
就多花了一大堆時間。

然後有同學跟我說她到報告前兩天還一個字都沒有寫(都在讀書),我覺得這就是native speaker的霸氣啊!!

(P.s 但後來那份作業我拿到了還不錯的分數,只能說人生真是難以預料吧😂😂😂)

Lumiere Festival 20180127

本週又繼續延續上週的看燈之旅,這次是到Canary Wharf來看Winter Light

這場的燈比上場更好看,東西很多、展示效果也很好。

底下這個是有點像幽浮起降的燈,然後搭配音樂。

這是主建物裡面的燈,房間小小的,但非常漂亮。

這個主題裡面的燈可以反射出白衣服裡的螢光劑,然後摺頁也發出了光芒,這個巧思很棒。

這個是全場最受歡迎的,是用燈光在自己的照片上作畫。

作畫過程:

總之我覺得Canary Wharf的燈很漂亮,設計也很有巧思,雖然規模感覺比上一場Lumiere來得小,但有很多新創的巧思跟創意。

在倫敦就是這點好吧,永遠都會有跑不完的活動可以參加,
只要你用心注意的話。
這次會這麼密集的看燈,也是因為認識的印尼室友是念燈光的,另外也受到一位在倫敦當燈光設計師的友人的推薦,所以才會來看這幾場的。

覺得是很棒的體驗。

Bolivian Festival-Alasitas 20180127

相關文章:玻利維亞八大節慶Alasitas Festival
宿舍室友裡面有一個是玻利維亞人,這天她說有玻利維亞的傳統節慶,所以她就興沖沖地帶我們去了。

他是選在NT 6ET的一個小空間,很小,但裡面有很多玻利維亞人、還有食物跟他們特別販售的吉祥物。

這些小模型代表著幸運物,裡面有錢、房子、購物袋等等東西,你想要什麼東西,就在今年買下來拿去祈福,明年你就有可能得到。

有購物袋。

透天厝。

還有行李箱套餐、有機票、iphone等等。

還有很多錢,不只是他們本身的貨幣、還有歐元美元等等。

現場有一些玻利維亞小吃。

有一個叫Anticucho的BBQ烤肉超好吃,是用牛心作的加上花生醬跟一些其他的醬,吃完猛烈覺得很想念燒烤。

Chai ki 20180127

這是看Canary Wharf之間跑來吃的印度餐廳。

img_8043
Butter Chicken, Coconut Prawns

一堆咖哩,我們點了不同的咖哩,然後上圖這個是羊排咖哩,還蠻好吃的。
另外左邊的那道蝦咖哩也很好吃。

但總之全部的咖哩都超好吃!!超有風味的有很多層次。
其實英國真的把他們殖民地的食物都做得很好吃,印度菜跟香港菜都好好吃。
我們把料吃完後,剩下的咖哩還能拿來拌飯吃,印度室友說這就是印度人吃的標準程序。

飲料部分點了印度拉茶(有點可怕的味道,喝一口就立刻放下)。

img_8046
Masala Chai, 2.2£

甜點的話,杯子裡的是冰淇淋,可以吃。
然後盤子內的,沒記錯的話一個是Kheer,一個是Gulab,然後味道都很可怕…。

最後附上菜單,這個大約8人吃,一個人大約10幾鎊而已。

Museum of London 20180127

(對沒錯我1/27就是跑了一堆地方,覺得非常充實這樣…)

倫敦博物館,裡面是我看過最棒的,解釋脈絡最用心生動的博物館。展示詮釋手法給他第一名
整個從頭到尾就是把一件事情談的非常立體。
考古展示手法結合地理脈絡跟小朋友的圖畫跟本身的物件,連展櫃本身都可以因應出土地做出模擬,真是太可愛了,我目前看過可以稍微與之比拼一點點的就是法蘭克福的考古博物館,可是那是考古博物館啊!你只是一個地方館啊!

羅馬時代不用說,就是選了代表性物件加上的眾多情境展示跟無數文本,其實跟蘭博有點像,但手法非常漂亮又很全面,尤其展示文本根本可以對照到大多數英國城鎮的切片。看到浴場出現在裡面馬上可以回想起Bath的羅馬浴場。

然後紀念品商店既有研究書籍,兒童書籍,延伸出的玩具,也有倫敦觀光客走向紀念品跟各種商業產物,比如帕丁頓熊跟倫敦地鐵抱枕。整個搶錢很用心但本分有守好。

很棒,我們兩個小時才處理完史前跟羅馬,
下次再來!

img_8069
路上看到的少見黑色電話亭

 

Museum of London!!! Episode 1!!
They really know how to tell a good story!!!
Everyone who wants to learn how to exhibit should come!!!

The way they exhibited and interpreted was so close to people. They carefully chose the objects that can support their narratives. And people could connect these objects to their own life experience and made them feel inclusive.
It not only represented the objects, but also the folk culture, industry, public issues. These issues were put in an order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position and timelines.
Made you more understand the history and the space of the Uk, not only London.

We used two hours to just finish the Pre-history and Rome period, we definitely will come to visit here next time.

And I feel excited about it.

 

Selfridges 百貨公司 20180126

這天再次陪朋友來到超有名的Selfridges百貨買Ted Baker的包包,
經過覺得它的佈置很可愛,所以就紀錄一下。

回去的時候在China Town看到一個歌手,Marcello vixi,
唱得很好聽,頻道在這邊。

 

Cooking 20180128

本週因為朋友很想吃魚,所以就走去Kentish街上的魚市買魚,魚超貴。
後來秤斤秤兩的買了一條魚跟9支蝦子。

最後的菜色長這樣:

喔喔然後室友做了超好吃牛排,醃好後放進烤箱烤,大約烤個幾分鐘拿出來,就很好吃了。
但秘訣是要買到好吃、夠貴的牛排肉。

 

另一件事情就是我在Camden街上看到了水果攤,就懷念的買了一盒草莓。

img_8061
20180123

 我覺得倫敦的草莓都很便宜又很有實力。

 

最後是本週餐廳的供餐,出現了驚為天人的起司蛋糕!!超好吃的!!
吃完可以改變人生,擴展你對起司蛋糕的眼界!!

img_8059
20180123

還可以自己加奶油跟藍莓醬,覺得簡直佛心來著…

後來被激起了起司蛋糕的慾望之後,我們就又跑去waitrose買了他們的起司蛋糕(也不會很貴,大概五鎊多就有了),再帶回來吃,也是超級好吃。

覺得在倫敦就是一個蛋糕控的天堂呀。

喔喔然後他們有一天的鮭魚排也很好吃。

img_8063
20180125

在〈Week 27: Winter Light倫敦燈光節/玻利維亞節日/倫敦博物館/Selfridges〉中有 1 則留言

Add yours

發表留言

在 WordPress.com 建立免費網站或網誌.

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