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 16: 牛津街點燈/倫敦市長大遊行/42 street/Dreamgirls/炸雞店/Bao

日期區間:20171106-20171112(Reading Week)
本週的每週一字:window shopping,只看不買
本週的新菜色:壽喜鍋、珍珠奶茶。
本週的主題:The Lord mayor’s show 2017牛津街點燈Bao(Soho)、Nando’s
旅遊:牛津、華威堡
===================================================

我自己幫我的課程取了一堆像糖果一樣的神秘代號,
CP=Critical Perspectives
MCAE=Museum Communication and Audience Engagement
CMC=Collections Management and Care
MM=Managing Museums

當我要寫Essay的時候,比如說某堂課總共要求2篇Essay,
命名就是MM-Essay1 or MM-E1、MM-E2。
然後一篇文章完成之前會有很多資料,就可能變成MM-E1-reference(參考資料)、MM-E1-draft1(草稿,可能會有1-3個草稿版本)、MM-E1-thought(論點跟想法整理)。
最後完稿會是MM-E1-final。

錄音命名方式就是20171110CMC1、20171110CMC2。

反正我就覺得這樣編號很迷人,就是要硬是用生產力的方式來拆解報告就是了。
雖然這樣的報告出來真的也沒有多好,因為我的文法就是太廢了。
但起碼是我的能力裡可以努力達到的程度。

但我記得我以前寫中文報告就不是這種概念,以前就是花一小時看資料,
然後3小時像作詩一樣寫滿6000字。
寫完渾身暢快那種。

歷史系動輒萬字報告下的訓練。

p.s 本週認真的清點我剩下的義美巧克力酥片以及阿舍乾麵,我覺得我好像荒島上的魯賓遜。

Lord Mayor’s Show 20171111

Lord Mayor Show 2017!!
A annual event can date back to 800 years ago. (double than the Bonfire night!)
And it is also the oldest and grandest civic procession in the world!!

倫敦市市長就任Party!🎉🎉🎉
好大家對遊行這件事情應該早就見怪不怪了。
這次的遊行是倫敦市市長的就職遊行日,倫敦市有大市長跟小市長,這個是小市長(無給薪職),掌管以前發跡的倫敦。
然後今天是他的就職日💼,所以他會坐在一個有100年歷史的馬車裡面跟大家揮手👋👋,然後有超長的遊行,據他們網站上的說法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公民遊行🇬🇧,最後會放煙火🎆🎇(又是煙火!)。

在到Bank附近的時候已經可以看到準備的車隊。

接著就遊行開始囉!!參觀群眾非常的多。

Marching band連發。

遊行中的人都會很開心地跟大家打招呼,是很歡樂的遊行。

遊行真的超長的,我們後來沒看完就走了…
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段Marching Band🎺🎷🥁,咚咚敲敲打打,大部分遊行的組成都是各種公司行號這樣,都裝扮得很有趣,一個節日,各自表述

然後2017年開始,首次有台灣三太子加入!!
後知後覺的回去看到幫忙遊行的朋友臉書才知道…所以就殘念沒有看到這樣。
不過可以看看影片過過癮:

我覺得英國人💂‍♀️的11月可以稱為煙花燦爛之月,又是點燈💡、又是放煙火🎆、又是篝火🎇
就10月萬聖月玩完還不夠,11月還要繼續玩,然後當然12月還繼續玩。
這種精神真的很偉大捏。

November can be the month of fireworks in London.

牛津街點燈 20171107

聖誕節前夕的倫敦還有一件大事,就是牛津街點燈。
燈亮了之後會持續到大約一月,這段時間中間的Oxford Street跟Regent Street都會掛滿這些燈飾,簡直美不勝收。

我們當天是找了一家衣服店的二樓,從上往下看點燈,
可以看到人山人海,大家都來拍點燈。

超美的街道跟人潮(毫無修圖)。

當然也失心瘋的買了不少東西。

42nd Street 20171106

最近音樂劇連發!42nd Street。
劇情有點老梗,其實跟Dreamgirls非常類似。

但是踢踏舞跟舞台表現方面非常出色,如果跟Dreamgirls比的話,會比較推這部,覺得也是很推的一部劇。

晚上回去的時候,經過covent garden,看到聖誕樹已經擺放起來了。

Bao 20171111

早上看完市長遊行後來吃這家Bao。

這家對面是John Snow,哈哈。

菜單長得很可愛,很有日式漫畫風。

蘿蔔湯,超空虛….

台灣啤酒!這部分有點加分,因為之前去台灣餐廳(Hoja、老樹)都點不到。

 

重頭戲刈包!

但實際大小長這樣….然後肉吃起來像肉夾饃的碎肉,非常詭異。

其他兩種口味,我已經不想多說什麼了….

 

炸雞塊,就一種fish and chips的感覺加上ketchup….

 

全倫敦唯一的豬血糕!!!只有在這一家Bao有,其他兩家都沒有。

然後,超難吃….都是血的味道….

其實我覺得在倫敦唯一吃不到的,就是臭豆腐跟豬血糕了。
臭豆腐有港式那種湯的,但就沒有炸的。
而豬血糕…恩,你懂得。

路上有看到聖誕裝飾,撫慰了一下心靈。

Nando’s 20171107

牛津街點燈完後的晚餐,就算是連鎖的烤鴨店,
ˊ把它想成台灣的21世紀烤雞就可以了,大概就是那樣。

壽喜燒 20171112

今天難得找齊8位台灣人一起晚餐~

煮了珍珠奶茶、跟壽喜燒。
其實吃到壽喜燒的時候我都要哭了,就跟Momo一樣,
秘訣就是去日超買壽喜燒醬就可以了。

壽喜燒兼作丼飯。

珍珠奶茶,因為珍珠是煮的所以有渣渣,後來我們直接把珍珠配黑糖加牛奶喝。

img_3355

美好的一天。

 

在〈Week 16: 牛津街點燈/倫敦市長大遊行/42 street/Dreamgirls/炸雞店/Bao〉中有 1 則留言

Add yours

發表留言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