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2:Barclays銀行開戶/牛津街淺訪/LiDL/H Mart/China Town/KOKO夜店

日期區間:20170731-20170806

本週的每週一字:unpalatable, (食物)難以下嚥的,不可口的

本週的新菜色:煎豬排、滷肉燥飯

本週的新去處:牛津街、Wasabi、H Mart、China Town、KOKO夜店、Phoenicia Market

===================================================

20170731 學生天

今天覺得自己進度比班上同學差了一些,

所以之後會提高念書進度。

然後是英文上課真的非常累,其實每天大部分都只有半天課,

但是一下課同學都會馬上衝回家休息,有試過想留在圖書館唸書,但真的也太累了。

非母語上課還是非常疲累的,而且內容又是學術性的內容。

今天教了怎麼評價你的參考資料,要從各個面向的角度去切入,

才能確定這些材料可不可以用。

可以點進youtube上面看,其實上面有很多學術寫作上的教學跟資源,

都蠻好用的。

另外最近試著在Gumtree上面賣自己從台灣帶來的三層便當盒,

Gumtree是英國最大型的分類式廣告網站,上面什麼都有,

包括房子、二手物品等等,登入後可以自己PO很多訊息。

今天便當盒成功有賣掉了,從貼廣告到賣掉大約不到三天,而且也可以用Gumtree聯繫。

其實也有試著在上面徵求語言交換,

因為上面有附上電話的關係,所以接到了很多電話跟訊息,

但是有點可惜可以看得出來居心比較不良,所以後來就停止這個管道了。

到學校的語言中心去找那種台大語言中心常有的語言交換訊息,不過幾乎沒看到,

可能來這邊就已經是一種語言交換了吧。

20170801 Barclays銀行開戶折騰天

   

早上去了Candler House,做第一次的tutorial,

tutorial有點類似指導教授,你拿你的題目給老師看,然後老師給你建議。

被老師批評題目,覺得很QQ。

而且不是批評英文的部分,是內容的部份,就蠻燒腦的。

中午是M&S的微波炒飯與Poundland的辣雞翅,前者是1.5鎊,後者是1鎊。

嗯然後前者超難吃的,超像塑膠飯,後者倒是非常好吃。

==================銀行開戶分隔線========================

下午跟同學去Barclay開戶。

開戶這件事情困擾在同學之間蠻久的,因為很多中國同學延簽需要28天的財力證明,

但是因為6周的學生很尷尬,就介於能否開戶的灰色地帶之間(更長週數的比較沒遇到這種問題)。

雖然都有拿到學校開立的bank letter,但是英國的銀行還必須上網預約。

有遇過預約的時間都排到明年2月,或是預約了去了,卻根本開不了戶。

就很看分行甚至行員。

今天下午是選擇Tottenham Court Rd的那間Barclays

這間有某幾天會開放集中辦理開戶的業務,然後只需要護照跟bank letter就可以了(不用地址證明,但bank letter上面的資訊必須正確詳細,包括宿舍名稱、房號等,有很多人因為沒有寫詳細就被退件了,當場連號碼牌都沒得抽)。

旁邊有可愛的冰淇淋車,還有無印良品、Wasabi等店。

總之銀行就是無盡的等待,先檢查文件,接著抽號碼牌,預約時間。

我大約是四點多去抽號碼牌,然後排到晚上七點半開戶。

這段等待的時間就順便走去傳說中的牛津街

是一條商業大街,買衣服來這邊就對了。

這邊有很多店,然後去的時候剛好遇到蠻多店都在打折的,

比如ZARA打七折等等,但是也超多人排隊,連試穿都排超久的。

晚上回去開戶,沒花多少時間,

不過建議可以先下載Barclays app。

至於為何會選擇Barclays,主要是沒有帳管費,並且有現金回饋,另外也有apple pay。

而且宿舍跟學校附近都有分行,分行很多(畢竟是英國最老的銀行嘛)

如果要參考各家銀行的比較,可以參考以下兩個網站呦。

2017學生帳戶比較

SMS學生帳戶比較

20170802 中國人蹭飯吃

早上悲淒的上課,依舊覺得自己超廢,而且還睡不飽。

但是有成功實行走路上學去的運動計劃,還算有成就感。

我覺得剛來,最不適應就是氣候(我怕冷)。

然後氣候適應好了,又吃不好(我貪吃)。

等到學會怎麼煮東西後,就開始開學,又更不適應開學的全英文上課(我英文爛)。

所以剛開始其實我自己每天都睡不飽,然後也吃不太好。

這週就吃好了、也不太冷了,但就是睡不飽。(反正就藉口很多的一個人)。

晚上回家大部分把時間砸在作業跟寫網誌上,

其實作業還算多,然後我自己因為怕聽不懂,又會加上複習,

把課本的每一個單字都查過,甚至還都唸過(因為覺得口說不好),

所以就花了很多額外時間。

但畢竟,我是來學習的,所以也算是恰恰好啦。

20170803 LiDL之新愛店

今天上兩堂課,我已經放棄一切課程了(洪荒之力已耗盡)。

不過今天發現了一間很棒的超級市場,叫做LiDL,是一間德國超市。

裡面的肉大約是sainsburys的快一半,超便宜的,

其他東西也都很平價,唯一的缺點就是結帳人非常多(大概是因為便宜吧)。

另外也沒有自動結帳機,一切手工,很有趣。

他還有一種買菜籃是有輪子可以在地上走的,就很方便,很像拖著一台滑板車在購物,

毫無負擔,總之Sainsburys 再見了👋👋👋。

乘著這股氣勢,回家兇性大發的煎了豬排,果然是好吃好吃,而且超簡單又很便宜,大概50P一片,就意思意思一下PO一下作法。

零廚藝食譜#1

菜單:第一次煎豬排就上手。

材料:豬排(Pork Loin steak,2.29鎊)、蔥(0.54鎊)、

蒜頭(0.3鎊)、龜甲萬醬油、鹽。

作法:

1).熱鍋、放油

2).放入蒜頭跟蔥爆香

3).把豬排扔下去,隨時翻面

4).灑一些鹽跟一些醬油

5).起鍋。

非常好吃,而且很簡單(第一次煎),大約20分鐘就搞定了。

如果過程要看有沒有熟,就用小刀劃一下確認熟度就可以了

我自己是稍微煎到微焦,很好吃。下次加上洋蔥,應該會更好吃。

於是今晚就這樣頹廢過了。

然後都沒有念書喔哭哭。

20170804 H mart天

雖然我前面一直說我是來唸書不是來煮菜的,

不過今天的週記還是以主婦的新發現為主。

但在開始之前還是講一下上課的事情。

這幾天唸英文,我都是直接念字,然後查劍橋字典。

因為英文是拼音文字,不像中文是視覺文字,

所以以前就是會拼就好了,根本不用念。

可是現在我才發現,用念的學英文,就自己會拼了,根本很簡單。

然後查字典也是應該的,因為你才知道那個字怎麼用。

以往我們看來麻煩高階的方法,其實才是真正符應那個語言特色的學習法啊。

很多字不知道怎麼唸但是會寫,其實是英文中很荒謬的部份,

但其實中文就是這樣,大多知道怎麼寫,但是很多不會念。

就是特性吧。

然後也開始錄音測試自己的發音,覺得很多地方重音太重、文法一急就會有很多錯誤,

就是要慢慢來,邊說邊矯正。

說真的是出國最重要的一塊啊,因為不會溝通就什麼都沒有了。

然後今天在教怎麼閱讀一篇學術文章,

可以看這部影片。

知道訣竅之後就知道怎麼讀文章比較快了。

正文開始,今天的主角就是UCL旁邊的超讚韓國超市:H mart!

這篇要很後設的說,後來我去過中國城之後,

我真心覺得這邊的東西可以解決你大部分的思鄉情愁,

真的有大菜什麼的再去中國城就可以了。

雖然他是韓國超市,但其實日本、台灣、中國的東西都有,

而且跟中國城比起來,台灣的東西比例還更高一些。

首先是裡面有超市比較少看到的青江菜(看到立刻抓兩朵)。

以及神之高麗菜。

之前會看到超市賣一種很大顆的偽高麗菜,他其實是有點像生菜的東西。

這裡的這位才是正牌的高麗菜。

  

也有各種鹹度的龜甲萬。

  

熟悉的張君雅小妹妹以及義美牛奶糖。

左邊川貝枇杷膏,右邊是好吃的韓國果醬,可以泡茶。

     

左邊是台灣神之泡麵-維力炸醬麵,

右邊則是聽說很接近台灣口感的米,而且1kg大約3鎊多。

回去後有試吃了一下,很接近日本米,是好吃的米!

來這邊兩週第一次吃到好吃的白米飯,一解鄉愁啊!

sainsburys跟Tesco的那些吃起來超粉的米都再見吧👋👋👋👋👋👋。

中午在Wasabi解決,這是一間日本便當店。

不過是由韓國人創立的(欸。

有賣冷的便當、握壽司,

也有熱的飯。

價格大約5-6鎊之間,其實你只要不想到爭鮮,

還是很可以接受,而且也算平價還不錯的,是蠻多同學的愛店。

我自己點了紅燒雞肉飯,5.75鎊。

這個便當店的飯比較接近台灣(雖然還是不夠),但是醬超鹹,比較不合我口味。

總之任性的我吃完還是不快樂,

覺得回家煮萬歲。

真心覺得這是一個日不落帝國的陰謀,

要把大家扔入一個又貴又難吃的絕境,然後就可以都培養成超級好媳婦。

就是一個人人都願意自願當主婦的大英帝國。

20170805 中國城+火鍋+夜店天

今天煮出了好吃的魯肉飯!

離鄉愁還是什麼失根的蘭花更遠一點了。

然後我對於我自己來英國才第二週,就自己長出了滷肉飯這件事情感到驚訝。

覺得人在絕境下潛力絕對是無窮的啊!

零廚藝食譜#2

菜單:第一次煮肉燥就上手。

材料:絞肉(Pork Mince,2.25鎊)、蔥、蒜頭、龜甲萬醬油、鹽、洋蔥。

(對其實只比煎豬排多了一個洋蔥而已,材料完全可以套用到煎豬排上)

作法:

1).熱鍋、放油

2).放入蒜頭跟蔥爆香

3).把絞肉扔下去

4).灑一些鹽跟一些醬油

5).慢慢翻炒到收汁,再起鍋。

其實等收汁期間甚至可以不太需要管他,就慢慢讓它煎,不要焦就可以了。

後來請教母親大人,甚至可以不用放鹽,放醬油就可以了,

另外蔥可以到中途再放下去。

但蠻好吃的,後來拿給中國室友吃都說讚,

而且英國絞肉蠻便宜的,材料又可以跟煎豬排一起備,方便又便宜。

所以這就是我這天假掰的早午餐。

右下角就是拿平常配吐司用的火腿跟起司,加上蛋,用剛煎過肉燥的油鍋,

不放油直接下去炒,然後裝起來,早上再微波就可以吃了。

======今天很忙之China Town分隔線==================

下午跟朋友去中國城,先講結論,

總之思鄉情深買了50鎊的東西,把所有在台灣換來的10鎊都花光了。

一下車就看到了Palace Theatre

這個劇院本身自己是有登錄的建物,是1891建造的,有440個座位。

現在檔期是哈利波特舞台劇,從2016年7月份開始演出,所以佈置都是harry potter,

身為哈迷覺得超感人。(哈利波特影城心得請參此

接下來就進入中國城囉。

街道全都是中國字,而且繁體字很多,

看到都忘記自己人在倫敦了。

街頭第一家就是台灣味的珍珠奶茶,Chatime

然後菜單長這樣。

嗯,總之,鄉愁真的很貴。

但其實這樣的價位在倫敦還算OK。

接下來進入正題。

這次購物的主要主力是龍鳳行

龍鳳行超大(但不能拍照),可以在裡面買到各種台灣以及中國的東西。

包括台灣烤肉醬、各種台灣的布丁跟茶凍粉、維力炸醬泡麵當然也一定有,最扯的是有青葉麵筋,看到都快哭了,至於各種台灣零食就更不用說了。

此外還有瓜子、豆瓣醬、火鍋肉片、冷凍水餃各種口味等等,

就很多買不到的東西這邊都有。

到這邊瞬間腦波變弱燒掉了40鎊。

第二家叫做龍門行。

龍鳳行比較是食材行的感覺,這家是零食餅乾比較多。

雖然沒有龍鳳行大,但是這家很厲害的就是可以買到義美小泡芙!!而且有奶油跟巧克力各種口味。然後也有牛肉麵滷包,整個就很強。

而且有空心菜,目前來英國我只有在這邊看到空心菜而已。

所以就是強強強強強強。

另外也有逛了一家中西日餅屋。

這家麵包店裡面有類似雞蛋糕的魚魚燒,蠻好吃的而且裡面有奶油。

也有蛋糕,比較中式的作法,跟超市看到的造型蛋糕不一樣。

也有超可愛的造型麵包,比如烏龜菠蘿包、龍貓、懶懶熊蛋糕跟hello kitty。

不過吃過一個他的抹茶麵包,覺得有點過甜,

但是是台式那種軟軟的麵包。

晚上跟朋友一起吃他們從家鄉帶來的重慶火鍋,大家一起切菜、弄火鍋,非常開心。

然後重慶火鍋超麻的,麻大於辣,一開始超麻但是後來一口接一口。

還學會大陸說開車就是黃色笑話的詞。

===========今晚還沒結束之夜店篇===================

晚上洗刷完身上的火鍋味後,就前進KOKO了。

KOKO位於Camden High Street上,非常顯眼。

這是他早上時,還未甦醒的樣子。

他最早是在1900年的時候建造的,一開始是一家劇院叫Camden Theatre。

也是卓別林固定演出的場所之一。

後來又被改建為電影院、BBC拍show的地方等等,

最後轉型成為現在的夜店。

當天晚上是Disco的主題Party,需要去buttoneddo索取邀請函才可以入場。

通常入場費是10鎊,但是如果10:30以前入場的話,就可以Free Entry。

當天節目一直持續到4點。

雖然是免費入場,其實沒有排隊排得很嚴重,我們大約九點多到的吧,

然後排了一下子就入場了。

這是裡面長的樣子。

主要設備就是舞池、酒吧跟一個小沙發區。

可以看到裡面還是有一點劇院的結構,兩邊有觀眾席,

中間的空間變成一個大舞廳,前面有螢幕。

大家在舞廳中間跳舞。

很多人是跟朋友來,自己跳舞跳得很開心。

也有就是來找對象的。

這邊搭訕的人很多,完全見識到亞洲女生的受歡迎程度。

有很多人會透過跳舞、眼神交流跟你接近,還有人直接湊上來說可以請你喝酒。

反正就是要小心。

酒的部分,點了貝禮詩,小小一杯大約4鎊,比Lord John Russell一杯5鎊稍微便宜一點。

然後大杯啤酒大約5鎊也還OK。

不過這天去有點失望,因為放的歌不太high,

DJ也比較沒有在帶只是放音樂而已。

但是可以見識到外國人跑夜店的概念,

就是會跳、會玩這樣,大家都很樂在其中。

然後要找朋友來,可以一起跳舞的話就可以玩得很開心,也比較安全。

20170806 記錄天

今天從宿舍走出到另外一條路,走到了Kentish Town Road。

其實我們宿舍的位置還不錯,在Camden town 跟Kentish town附近,

可以享受兩個鎮的機能。

這條街上的機能也很完善,有Tesco、超市、文具店等等。

這次去拜訪了一家腓尼基超市Phoenicia

主要在賣地中海的東西,但裡面可以買到龜甲萬醬油(大概是宿舍區百里內找到最近的龜甲萬醬油)。

還有很多神奇的豆類、原料等等。

接下來整天都在慢慢處理作業跟紀錄。

我決定開始幫自己的blog新增單元,包括每週學到的單字、這週的菜色、這週的新發現等等,以及上課的資料等等,這樣東西會比較完整。

比如presessional 上課的各種資料。

我自己覺得來了幾天的感想是,

其實世界很大,所以在思考事情上,不能只限縮於自己以往的人生或國家的經驗。

我覺得這是我這趟學到最珍貴的東西。

在倫敦這個多元的地方,很多文化並存、你可以吃到不同的食物,

不是因為你愛那個地方,就是你這個人喜歡,你喜歡印度的菜、喜歡中國的辣椒,

然後你都可以接受,遇到他們的人跟重視的事情也可以尊重、甚至可以了解。

就倫敦其實也沒多好,但是多元這件事情我覺得做得很還不錯。

我覺得台灣太崇洋媚外了,崇洋媚外到沒有自己的立場。

什麼東西只要外國人說愛台灣、用臺灣話說話、吃台灣的東西就很開心,

是那種很不正常的開心啊。

台灣文化除了中文字、美食之外還遠遠不及此吧,我覺得我們國家太需要人家認同了。

很需要人家稱讚。

但是這樣子反而讓自己沒有辦法專注做自己的事情。

我覺得台灣人很善良、很親切,也很努力的做事情。

這些都是值得被世界看到的事情。

該是停止一邊做事、一邊看有沒有人偷看我們的心態了,

就專心一致的把一件事情做好。

然後來這邊一兩週,我感覺到倫敦的好、方便、先進,就海放台灣非常多地方。

但我還是很想念台灣,因為那是我成長的地方。

我想我會喜歡出國看看,但我終究會回到台灣,那個孕育我的家。

那畢竟是你的根之所在。

發表留言

在 WordPress.com 建立免費網站或網誌.

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