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1:開學第一週/初遇邊沁/UCL食堂體驗/UCL圖書館初探/Portobello Market/台灣-中國單字對照表

日期區間:20170724-20170730

本週的每週一字:Brexit,British + exit,英國脫歐
本週的新菜色:None
本週的新去處:UCL食堂、UCL圖書館、Lord John Russell 、Portobello Market、GBK

===================================================

20170724 開課第一天

今天是第一天開課,滿滿的pre-sessional都是中國學生,整間教室大約一百多人。

先讓學生一一按照姓名入座,然後發資料,

接著做了開場介紹,然後就開始刺激的考試。

考試時的上帝視角,其實我快睡著了。

大約Reading+Writing考兩個小時,題目跟雅思不太一樣,

閱讀的題目跟寫作是相關的,而且會留下來讓你當寫作時的參考資料。

中午去Print room cafe吃午餐,這邊的牛奶超好喝而且只要90p而已(雖然超市一瓶就80p哈哈哈,可是已經很平價了)。

下午有空堂可以到處在校內晃,所以就看到這尊很有名的邊沁像。

邊沁是有名的功利主義學家,也是古典自由主義學家。

他創辦了UCL,並且在他死後要求他的身體被保留在倫敦大學學院內。

但是頭的部分因為一些原因毀損,所以頭部的部分是蠟像做的。

接著又去了一次UCL福利社,又看到更多可愛的UCL紀念小物,

覺得真的很想買,感覺畢業前就要來這邊把錢都花光。

另外學長說學校附近有一家H Mart,可以買到很多華人的調味料。

大致上這一天學校就是做了入門介紹,然後讓你熟悉環境,蠻好的。

20170725 第一次去食堂

第二天一樣是Presessional的介紹,

但是開始更具體,比如要交作業什麼等等,然後排了一個小小的speaking test,

流程很像雅思,但是是輕鬆版。

中午的時候首次去食堂拜訪。

這個是食堂門口。

食堂的空間很大,然後位置也很舒服,每個位置上都有插頭,很適合聚會。

但是11點多的時候去人非常少,然後人潮集中的時間大約在11點到2點之間。

  

吃飯的方式是自助式的,可以自己拿免洗或環保刀叉,以及鹽跟胡椒等等。

取餐就是去每個櫃檯點餐,然後再去結帳就好了。

  

食堂有分很多料理,大部分是英國的西式食品,薯條披薩等等,但是也有印度菜跟地中海熟食(Med deli)等等,價格大約4-6鎊之間可以有一個套餐。

  

左邊是飲料機,一鎊可以喝一杯,右邊則是地中海料理,4.25鎊可以裝一盒(小),5.25鎊可以裝大盒的。

點了poppadom跟兩塊雞是1.99鎊。

poppadom是印度烤餅,40p,很像大塊的洋芋片,但是超鹹很難吃….

兩塊雞都很好吃。

食堂初體驗,哈哈。

下午的時候去聽說超厲害的Petrie Museum晃了一下。

一進去就是一大堆埃及的石板,離你好近好近,解說的學生說,這間博物館已經設立60年了,等之後比較有空再來寫這個博物館的介紹。

他展間不大,但東西很猛,營業時間為下午一點到五點之間。

晚上因為跟朋友出去玩,所以比較晚回家,

一個人深夜走在倫敦街頭,

突然喜歡這種一個人的感覺。

之前來英國留學的朋友說過,

剛來到倫敦,真的會有撞牆期,但是過了之後,

你就會愛上那種一個人的感覺,可以跟自己對話,

他到現在,都還是會很想念那種感覺。

的確剛到倫敦來的時候,真的好多都很辛苦,

氣候、時間都不適應,而且因為你是全新的人,

所以好多東西都要不斷開通、不斷註冊。

不過在台灣我們是從小就慢慢幫你把資料庫建起來,

在這邊當然要一切從頭來,也是合理。

但帳號什麼都開通後就好過多了。

喜歡那種一個人走在路上,慢慢感受的感覺。

20170726 食堂再見與超市我來了

早上搭車時少錢,所以就啟動了emergency oyster fare,

就會拿到一張紙,像這樣。

(後來我就下載了oyster card app了,可以隨時掌握餘額)

今天早上的課是IT課,總之就是給你一個帳號,

順便介紹UC L的各項資源,

UCL是一個很e化的學校,學習資源、學習活動等等都可以在網路上預約,

但如果你沒有帳號跟IT卡的話,基本上就很像一個很廢的觀光客,

因為拿不到真正核心的資料。

所以上完這堂課之後,才真的有我成為UCL學生的感覺。

中午再次拜訪食堂,試了一個4.49鎊的套餐。

    這邊放一下各家食堂的近照。

這個是我點的套餐,兩塊雞套餐,變套餐可以多薯條、洋蔥圈跟洋蔥。

然後這個很不好吃,所以我就崩潰了。

看官可以注意,我才吃食堂第二天就崩潰了,完全沒有吃膩這件事情,就是吃第二天就真心不想再吃下去了。

所以這天下午我就決定要買菜帶便當了。

下午首次開始上課,真心覺得自己的口說、聽力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必須好好念書。

晚上跑去Camden的sainsbury’s買菜,學會用推車(裝1鎊進去)、自動結帳機、買到鋁箔紙foil、學會用oyster自動加值。

我覺得賣場的自動結帳機還有秤重功能真的超酷的。

然後店裡有很多造型蛋糕,就像玩具一樣擺在架上,

很可愛,有小小兵的、Marvel的等等,

超多種。

  

其實英國雖然外食很貴,

但是食材都很便宜,如果掌握得好的話,

可以買到非常便宜的食材,又可以吃得很好。

所以就是要勤勞一點自己煮囉。

傍晚的Camden非常美,還有很多人騎著腳踏車經過,

覺得天氣非常好,很舒服。

20170727 初訪圖書館

今天上了新的聽說課,

很有趣,

覺得自己聽說炸掉了。

這位老師上課很有趣,他說我們都在煮火鍋、買菜,

把時間都耗掉了,但是建議一天要讀2個小時的書。

我不能同意更多了,我是來念書,不是來學煮菜的(雖然難吃的料理常常讓我忘記這點)。

一切的一切都應該導向畢業才對。

記一下老師所發的Academic Approaches Across Cultures

也就是UK老師的大忌,我覺得這點非常有趣。

1. 上課可以喝東西,吃盡量不要,但絕對不可以睡覺

2. 遲到後,直接進教室,不用等到課程結束

3.隨時可以問老師問題,不用等下課後。

4.發言不管對錯

5.準時交作業

6.可以跟老師談你的問題

7.可以去pub。

8.可以叫老師的名字

9.文章簡單易懂

下課後我首次去了圖書館一趟,

一看到圖書館的大廳,整個人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圖書館有很多可以自習的地方,而且都有完善的檯燈跟充電座,

覺得就跟UCL一樣,很多建築看似很古老,但是設備很先進,

比如一座古老的木門卻是自動門,就會覺得好像魔法呀。

覺得真正開課後,覺得來這邊念書真不容易

雖然生活上學校會保護你,但是要用學術語言學習、溝通、聽學術課程、轉化成學術詞語,真的超難,要奮起。

20170728 走路去上學

早上起來做運動吃早餐,然後走路去上學,覺得心情很好。

從Camden一路走到UCL

一路都是下坡很舒服,過敏完全消失,覺得棒。

路上經過的小小公園。

總之這趟路是很舒服的,聽說還有同學天天早上七點起來走路到學校。

到了英國之後,就會忍不住讓人想多多走路。

因為覺得真的空氣很好,風景也很漂亮,

而且有超多有趣的東西可以看。

今天學到一個單字,叫做Brexit,就是英國脫毆,蠻好玩的。

中午學校安排了一個sandwich lunch ,第一次吃到英國的三明治,

嗯嗯嗯,真的超難吃的,而且是冰的。

但大家會圍著小桌子聊天,可以用英文跟老師同學聊天,覺得這樣的場合很棒,

安排還蠻用心的。

晚上去了聽說課老師推薦的一個叫Lord John Russell的pub喝酒。

因為這位老師說要去pub英文才會變好,然後他推薦我們這家在學校附近,比較安全。

其實這裡的pub比較不像喝酒跳舞的地方,他比較像一個聊天的地方,

只是飲料變成酒而已,

覺得在這邊聊天蠻輕鬆有趣的,跟朋友來也會很開心。

然後後來還巧遇了老師,跟我們一起談天說英文,度過了有趣的一晚。

20170729 探訪Portobello Market

這天下午去西倫敦的Portobello Market跟朋友碰面。

Portobello Market是一個古董市集,是英國最有名的街頭市集。

但裡面的東西有小吃、有果菜、有各種紀念品,其實不只限於古董。

  

    

我自己覺得東西擺放的感覺很有台灣夜市的感覺,

一種熟悉的感覺油然而生,只是內容物換成了歐式的懷錶啊、紀念品等等。

另外也去逛了這裡的Pylones,他其實是1986年法國創立的牌子,

很適合買紀念品送人,禮物都超可愛的。

  

(左邊是英國女王的搖手娃娃,全身上下只有手會搖,超好笑)

附近街道的色彩也很漂亮,

雖然天氣不好,

但還是可以看到每間房子都很有自己的特色,又可以一致。

晚餐就是在GBK解決,它的起司漢堡超好吃,超超超超好吃~

  

左邊是他的番茄醬容器,就是一顆番茄。

另外可以拿很多花生吃,無限量,但是是沒有炒過的純粹花生,有點軟掉。

不過還不錯吃。

這個就是他的Classic Cheese (Beef)漢堡,4oz/6.65鎊。

牛肉微帶點焦味又非常香,配上Red Leicester Cheese超好吃。

最後晚上這邊的街區也非常漂亮。

20170730 好學生作業天

今天就是在家休息、趕作業,

開學之後有很多的小作業,其實都不難,但是需要非常好的時間管理能力,才可以好好把它處理完。

來到這邊10天多了,已經從一開始的不適應,開始可以慢慢檢視這個地方。

這裡有很多不一樣的人,有不一樣的想像。

但我覺得不管在哪一個國家,擁有真正想做的事情都很重要,

不然就會一直追尋,然後一直失敗。

雖然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也會有不同的限制,

但是要做的就是認清了自己的限制努力著。

拼命努力著。

我覺得薪水不是重點,能夠做自己覺得有價值的、而且喜歡的事情,

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我並沒有來倫敦找答案的打算,

但是來這邊之後,因為看到很多不一樣的世界,

心中的一些結,也有開始慢慢找到解答了。

然後倫敦的台灣人其實比想像的多,所以會覺得倫敦蠻小的,

很容易可以遇到認識的人,舒適圈可以變很大的概念哈。

P.s 跟中國室友學到的台灣單字對照表

公車=公交車

計程車=出租車

原子筆=圓珠筆 (他們不講水性跟油性)

口紅膠=膠棒

橡皮擦/擦子=橡皮

捷運=地鐵

洗手間=衛生間

大學生=本科生

軟體=軟件

硬體=硬件

程式=程序

D=Dog

QQ=T.T, 0.0

WWW=23333

P.s2 其實這邊的中國人都還不錯,但是他們對台灣就真的不太了解。

發表留言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向上 ↑